第530章 逍遙,湖畔春雨
莫若淩霄 by 月關
2023-6-4 00:06
唐治策馬而歸的時候,走的非常慢。
小古、小蝶和幾名侍衛察查大王似乎有心事,便都放慢了馬速,刻意拉開了壹些距離,避免影響大王的思緒。
此時,將近晌午,河邊已陸續出現壹些遊人。
時人好踏青,經過壹冬的沈寂,春暖花開時節,壹家人出城春遊,欣賞草木風雲、自然之美。
在這個生活節奏很慢的時代,才更容易品味其中的樂道。
有人,在河邊折柳盤圈,戴在頭上,青青草香,就在鼻端。
有少女村姑、稚年孩童,在花叢中撲蝶,在河岸旁捉蝦。
也有壹些踏青的文人墨客,後邊有小僮提著食盒,背著壹卷席子,他們則在前方搖頭晃腦、指指點點。
也有行腳的道人,腰間挎了個酒葫蘆,悠然的步代,也慢了許多。
天空中,風箏木鳶在盤旋,飛鳥參差其間,真假莫辨。
還有遊人興之所至,漫聲歌唱,歌聲悠揚。
唐治的目光漸轉清明,微微壹笑,松了松馬韁,加快了些速度。
汝陽王壹行人紮營之處,也是依托著這條河,而且河水在此處形成了壹個灣,水灣邊上還有蘆葦蕩,有雁、鳧、鶴等各種水禽棲息其中,可以狩獵,可以垂釣。
灣裏,有小船二三,船上有人垂釣,有人放歌,意境悠閑。
梁國公賀蘭三思的車隊赴令月公主之邀,經過此處時,便發現了此處早有踏青者占據了好所在。
賀蘭三思掀開轎簾兒,向外探看了壹眼,壹瞧那規模,就知道是個家世地位不比他梁國公府差的人家,不由得微微壹奇,這是誰家?
放眼望去,看見壹對少女身著小翻領的胡服騎裝,英姿颯爽,正牽著馬兒,在湖畔邊走邊說笑著。
壹對少女?嗯……是壹對吧?
賀蘭三思有些拿不準了,因為從細節看,其中壹個,應該是男子才對。
不過,那絕美的有陰柔氣的五官……,有些不好判斷。
再往前去,謔!
賀蘭三思第壹眼,就註意到了壹個女人。
那裏明明是三個女人,兩個女冠,壹位夫人。
但是那位夫人太高了,壹眼就被他註意到了。
夫人體態極美,容顏也極美,若是縮小兩號,絕對是壹個完美的的女子,可她,太纖長了些。
簡直就像是蘆葦叢中長出了壹管青竹!
旁邊兩個女冠雖穿著樸素,不過,也是肌膚勝雪,杏眼秀眉,側首與那夫人談笑時,紅唇微翕,貝齒晶瑩,有種只可遠觀、不可褻玩的皎潔純粹感。
賀蘭三思冷哼壹聲,放下了轎簾。
看到那位身材頎長的小婦人,他已經知道這是誰家的了。
當初,唐治娶了位比他還高的女人進門兒,禦前冊封的時候,他也曾親眼見過的,此時如何還不知道?
他從梁王變成梁國公了,可唐治卻從剛剛回京時,壹個在他面前屁都不是的小小郡王,變得位高權重,甚至氣勢淩駕其上。
賀蘭三思對此是非常不自在的,他不想看到這壹家人。
因為放下了轎簾,他便也成功地錯過了唐治。
唐治策馬草地之上,避著河堤上的行人車馬,雖然看見梁國公家也是浩浩蕩蕩壹大票人,便連奴仆都是鮮衣怒馬,氣勢不凡,卻因他們並未打著幡子,因而沒有猜出身份。
凝清和翠羽伴在小謝身邊,三人隨意地說笑著。
凝清和翠羽的外袍,還是最樸素的道袍,但是內裏的小衣,卻已極盡精致了。
她們的飲食,日常的用度,丫環的侍奉,都已從最初的不太自在,漸漸變成了心安理智。
兩個小道整天醒來,張開眼睛第壹件事就是謹心自省壹番,她們是想讓唐治親近道門,信任道門,器重道門,卻從未註意到,在不知不覺間,她們的飲食起居,已經被這種無微不至的豪門作風給影響了。
就如現在……
她們兩個以前常往山中采藥的,這也是壹種歷練和道心的磨礪。
所以,雖在山水之間,不得其趣。
她們要註意的是腳下的路好不好走,崖間的風會不會太大,懷裏揣著的大餅莫要不小心掉出去了,那就要餓肚子,還要四處觀察,哪兒有新鮮的草藥……
可現在呢,什麽都不用她們操心,自然有人給她們打點壹切,她們才能真正在享受這自然之美。
風好輕,水好柔,腳下的茵茵草地好軟,氣息好清新……
如果,現在再回到玉葉觀,凡事親力親為,親力親為也享受不到這樣的生活之萬壹,可想而知,那會產生的深深的失落感。
玉葉觀無塵老道長可是萬不曾想到,哪怕她對唐治並無惡意,終究也算是壹種“算計”。
可是,現在好像快要偷雞不成蝕把米了。
遠處,小謝為了自己的兩位“送子觀音”所特意聘請的素齋大師傅已經開始烹調美食了。
香味兒遠遠傳來,翠羽不禁悄悄咽了壹口唾沫。
她以前吃的,真的只是粗茶淡飯。
長到這麽大,她才知道魚是什麽滋味兒、雞是什麽滋味兒,肉又是什麽滋味兒……
她是吃素的,可是汝陽王府這位素齋大師傅做的素魚、素雞、素肉,都有以假亂真的效果,便是吃過真魚真雞的人,事先就知道這是素齋,都要仔細辨別,才能品味出些許不同來。
忽然,湖面上壹片迷蒙,竟然有雨落下。
只是,這雨只占了大半的湖面,小謝她們所站的這片湖畔竟是滴雨未下。
天空中,燦爛的陽光依舊。
太陽雨,她們從小到大,倒也見過幾回,但是真沒有這種親眼看到雨水分界處就在眼前的奇景。
三人不由駐足湖畔,觀賞了壹陣。
片刻之後,小謝才邀二人去往帳中品茶,翠羽心性,比凝清更活潑些,還沒看夠,小謝和凝清便壹笑,由她去了。
那雨隨著微風,向湖那邊輕輕移動而起。
湖面上,竟爾升起壹道彎彎的彩虹。
七彩的虹光,看得翠羽雀躍不已。
“妳們快來看啊,好漂亮的彩虹!”
翠羽扭頭壹看,小謝和凝清已經進了帳子,她有心去喚二人出來,又怕片刻之後,這虹光就不見了,不舍得。
正猶豫間,唐治帶人策馬而來,瞧見湖畔壹個仙子,顧盼遠眺,陽光之下,涓凈如雪。
唐治不禁翻身下馬,踏著柔軟的草地走過去,贊了壹聲:“好漂亮的彩虹。”
“咦?大王來了,是吧,是吧,真好看!”
翠羽笑靨如花,她伸出手去,做出撫摸托舉彩虹之狀,十分嬌憨。
唐治暗暗壹嘆,可惜,沒有手機,要不然,拍下這壹幕,定然極美。
咦?我有素描啊!
畫油畫需要準備的東西唐治沒有隨身攜帶,但是紙張和炭筆卻是有的。
壹則,他是不想忘了本我,在這裏越久,曾經的世界便淡忘的越快,他會有種失去自我的莫名恐慌感。
三則,也是時有機要,需要他親筆寫下意見。
別看唐治在神都優哉遊哉,隴右那邊的事,又何曾放下。
“翠羽道長,妳不要動!”
他剛把凝清、翠羽請到府上時,曾經不小心稱過翠羽道姑,小姑娘似乎很不開心的樣子,唐治還渾然不覺。
是小謝後來私下提醒了他,他才知道這是民間自發產生的壹種稱呼,並不是人家道門的正式稱呼,這種稱謂有些不敬,是很不禮貌的。
此後,倒是非常註意了。
唐治笑著說了壹句,便從懷中取出他特制的小畫板打開,往後走了走,選了個位置站定。
翠羽詫異地回眸看向他,唐治笑道:“妳別動,繼續看彩虹。”
翠羽依言站定,唐治便迅速地繪畫起來。
他素描極快,不等翠羽感覺不耐煩,便已畫好了她的簡筆畫像,想了壹想,順手又在上邊題了幾句詩,便笑著走過去:“翠羽道長,看看喜歡嗎?”
翠羽往那紙上壹看,極簡的筆畫,但那形容神態,分明是她,惟妙惟肖。
翠羽見慣了寫意的畫作,倒是頭壹回看見抓住了她的特點,如此寫實的作品,甚是欣喜。
再看旁邊小字,白玉似的臉頰上不由微微泛起紅暈。
唐治大王,這也太……誇得人家不好意啦。
“淡花瘦玉,依約神仙妝柬,佩瓊文。瑞露通宵貯,幽香盡日焚。
碧紗籠絳節,黃藕冠濃雲。勿以吹簫伴,不同群。”
居然說她仙姿道韻,可與神仙為伴。
唐治記得的寫女道士的詩詞不多,另有壹首溫庭筠的《女冠子·含嬌含笑》他也記得,只是……感覺老溫寫的不像道士,太艷麗了些,若是寫出來,恐怕翠羽會覺得他冒犯了。
唐治笑道:“如何?”
他微微嗅到了淡淡幽香,心中甚喜。
小謝送給她的妝匣,顯然她也多多少少用了些了。
腐蝕初見成效,這兩個小坤道,早晚為其所用。
翠羽開心道:“大王畫的好,詩也寫的好。”
唐治笑道:“那是因為道長有仙人之姿,否則某若憑空想象可畫不出來,也想不出來。”
翠羽嫩臉更熱了,有些掛不住,便岔開話題道:“此處雨影虹光更美,大王何不賦詩壹首?貧道十分欽佩大王的《洛神賦》呢。”
這景兒……
唐治略壹思忖,忽然想起壹首,極應這太陽雨的壹幕。
那短短四句,最後兩句簡直是千古絕句,當初讀到時,便曾驚艷了他。
想來在這個世界上,這首詩他若不說,是不可能出現了,未免可惜。
唐治便興奮到:“我想到了,道長請聽!”
唐治往那遠處風雨彩虹壹指,漫聲吟道:“楊柳青青湖水平,聞聽湖上踏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唐治只改了兩字,以應眼前之景,吟完了詩,得意洋洋,看向翠羽,道:“道長覺得,本王這詩如何?”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翠羽突然慌裏慌張地轉過了身去,剛壹轉身,蛋清兒般的臉蛋,便刷地壹下,染成了紅色。她結結巴巴地道:“好!大王的詩,做的極好。王妃喚我飲茶呢,不好勞她久等,這便去吧。”
唐治茫然地看著她匆匆“逃”去的背影,又看看湖上太陽雨,莫名其妙地自語:“這可是‘詩豪’的詩啊,難道還不夠好?這小道姑欣賞水平也太高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