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元日,萬象更新
莫若淩霄 by 月關
2023-6-4 00:06
第二天開始,就是元日前的三天假期了。
唐治琢磨著,說是七天長假,不過從元日開始,壹直到初四,各種的迎來送往,斷然不得消停。
所以,也只有年前這三天,對他來說才是真的休假,所以難得地放松了壹會,沒有早起練功,而是摟著媳婦兒睡懶覺,就躺床上溫存著,舒坦。
屋裏的兩位不起來,外屋的四位可不敢也躺著,到了時辰就起了,收拾停當,隨時等著裏屋傳喚侍候。
這時汝陽王府門前,壹輛油壁輕車駛來,車後跟著兩個騎馬的隨從。
到了門前,隨從下馬,便到門下遞上了拜帖。
殿中丞潘明鏡,拜會汝陽王。
汝陽王府的門子平素清閑的很,王府也沒什麽人往來,每天也就是早上開門,晚上關門,灑掃壹下門口。
偶爾有人來,也是唐修或者唐小棠,他們是汝陽王府的常客,都懶得讓門子通報,遛遛達達就進去了。
這回竟然來了壹位朝中大臣,那門子不敢怠慢,急忙傳報了進去。
唐治聽說潘明鏡這個名字時,茫然了片刻,才想起這位就是在朝堂之上率先向賀蘭三思開炮的人,江南籍官員領袖。
唐治急忙吩咐,將人請進書房。
不往客廳引,而是請進書房,那就意味著沒把對方當客人,是自己人。
底下人壹聽,就知道不可怠慢了此人,連忙請進書房,奉上壹壺好茶。
潘中丞是來拜年的。
唐治沒經驗,他可有。
他要拜見上官,也就這年前三天才有機會。
年後的三天,是他的上司拜會上司的上司和同僚的時間,沒空兒接見他的。
今天他能來,也就是認可了唐治是自己這個山頭的老大。
別看唐治如今就已經在考慮未來削山頭,至少要抑制山頭太多、太大的問題,可他現在也是壹樣,是山頭的代表,而且他代表的還不只壹個山頭。
潘明鏡與唐治攀談了兩刻鐘的時間,期間還送上了壹幅親手畫的畫。
這份禮看著既雅而輕,可實際上卻比金珠玉寶都要貴重,那上面可有他的簽押署名。
唐治也很給他面子,當著他的面兒就掛到了墻上。
賓主談興正濃,又有人來報,工部右侍郎譚延慶求見。
這位,則是朔北籍官吏們的代表人物了。
潘中丞聽了微微壹笑,便即起身告辭。
譚延慶來了,唐治依舊在書房接見,雙方敘談也沒多長時間,鴻臚寺少卿王建又來了。
接著,前來拜年的官員越來越多,書房候著壹位,正堂大廳候著壹位,二堂大廳候著壹位,花廳候著壹位的情況都出現了。
唐修趁著自家兄弟終於休沐,興沖沖地跑來,要找他去洛河冰釣。
到了汝陽王府門口,唐修壹看,門前車馬擁塞,至少還有兩三輛車子的主人只能候在車上,還沒進門兒呢。
中山郡王見狀,立即吩咐車子掉頭。
車上,唐修很是同情地對小安青黛道:“我這三弟實在是太慘了,連過年也不得清閑,怎比得我逍遙自在,快活灑脫啊?這就叫同人不同命啊!”
小安青黛深以為然。
唐修又道:“他做的這些事兒,我聽了就頭痛,實是有心無力,想幫也幫不上他。走走走,咱們去洛河釣魚去,今兒多釣幾條,回頭妳給我兄弟烹壹道鮮美的魚羹過去,叫他補補腦子……”
唐治發現,年前這三天,他根本就別想清閑。
到汝陽王府拜會的人從早到晚,洛繹不絕。
有江南籍官員,以殿中丞潘明鏡為代表。
有塞北籍官員,以工部右侍郎譚延慶為代表。
此外,還有嶽侍禦、唐大寬等親自收服的心腹,
有已經被他點名調往禦史臺的官吏和舉子,來認碼頭的。
有看出汝陽王即將崛起,提前來混個臉熟兒的官場長青樹,
還有跑來替親戚、故人、同門、朋友走關系,想進入禦史臺的……
這時候,壹個懂行的賢內助的效果就體現出來了。
小謝對所有來拜會的人,分門別類整理成冊。
畢竟壹下子接觸這麽多人,換了誰也記不住,可妳要是記不住而忽略了誰的話,在他心中可不這麽想,他會認為妳是拒絕了他,這就可能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所以,哪些人該回禮,哪些人該籠絡,哪些人該慰勉,哪些求上門來,需要妳給壹個穩妥的回答或婉拒的,有了這薄冊,便壹目了然。
整整三天,唐治從早到晚不停地會客,有時忙得連飯都顧不上吃。
而且這些官兒們說話,都不會用太直白的方式,七拐八繞的,他說壹句話,妳得反復琢磨,才能明白他真正要表達的意思。
這種累,可比體力上的累還要讓人疲倦。
第壹天晚上,唐治很消停,三葉五弦七思九真美美噠睡了個安穩覺。
第二天晚上,唐治把她們四個喚了進去,按腳的按腳、按頭的按頭,已經需要用物理手段舒緩疲憊了。
小謝見他懶洋洋地攤在那裏,任由三葉五弦幾個小妮子時不時地揩他壹把油,都懶得反抗的樣子,不禁抿嘴兒笑道:“郎君妳起的太快,也是妾身思量不周,以後有了準備,便不會如今年壹般倉促了。”
到了除夕夜,唐治要攜小謝進宮,坐上車子的那壹刻,他才長長地籲了口氣。
他覺得如今在家更疲憊,進宮反而能得個輕閑。
除夕守歲,宮中布置更是喜慶。
大家見了面,免不得要說句吉利話兒,“福延新日,慶壽無疆”、“福慶初新,壽祿延長”什麽的。哪怕是平時很合不來的,場面話兒也是要說上壹句的。
老太太陪著大家壹起觀看了在宮中演出的儺戲。
五百多人的舞蹈隊伍,戴著面具,穿上紅黑相間的衣褲,隨鼓聲而舞,甚是熱鬧。
隨後,老太太就回去休息了,吩咐冀王、魏王、令月公主、梁國公四人代表他主持守歲夜宴。
屠蘇酒、椒柏酒,隨意取用。不過這種藥酒寓意雖好,味道卻實在有點上頭,所以大家喝的也不多。
至於五辛盤,也是壹樣,裏邊大蒜、小蒜、韭菜、蕓薹、芫荽五種菜肴,具有發散五臟郁氣,預防時疫的效果,可是大家最多嘗上壹口,實在無法多吃。
所以,到了子夜時分,禦膳給大家上了“湯中牢丸”、“籠上牢丸”時,大家才算吃了頓飽的。
這牢丸就是餃子,寵上牢丸是蒸餃,湯中牢丸是水餃,
賀蘭三思之子賀蘭崇烈和唐仲平之子唐修,為了餃子煮著吃才正宗還是蒸著吃才是王道,還互噴了半宿。
這壹場“蒸煮之爭”,還引來壹大批圍觀群眾,紛紛站隊表態。
其實,這只是個由頭,說到底還是兩家有了矛盾,可大年夜的,誰也不敢在宮中挑事兒,所以得尋個由頭互噴。
兩個小輩兒為了吃東西該怎麽吃爭論幾句,總不好加罪的吧?
關於這場爭論,唐治沒有機會參與。
唐治忙著幫狄閣老解決麥芽糖沾牙問題呢。
這是宮裏給守歲的官員們準備的壹樣小吃,膠牙餳,其實就是麥芽糖。
可口倒是可口,只是容易粘牙。
狄閣老人老心不老,吃了壹塊,結果牙就沾住了。
他張壹張嘴巴,感覺牙都沾得松動了,話也說不出,動也不敢動,忽然看見唐治正要走過去圍觀“蒸煮之爭”,狄閣老壹把拉住他,指著嘴巴咿唔半天,唐治總算弄明白了,連忙叫人送了壺熱水來。
他這邊倒水,狄閣老那邊喝水,唐治再續水,狄閣老繼續喝水……
最後終於把壹塊麥芽糖化開了,狄閣老也灌了個水飽兒,羊肉餃子都沒吃幾個,害得老頭兒很郁悶,就嘴饞了壹回,結果差點兒出了大醜,這真是……
這不是個好兆頭啊!今年得更加小心,不要卷入人家的家務事,安全第壹、安全第壹……
及至天明,眾皇親國戚、文武官員則齊聚萬象神宮,先為君上拜年。
壹片彩霞迎曙日,萬條紅燭動春天。稱觴山色和元氣,端冕爐香疊瑞煙。
等這壹切忙碌完畢,壹宿沒睡的人們便紛紛回家。
不過,急著回家可不是急著回去補覺,給“君”拜完年了,還得給“親”拜年呢。
做長輩的急著回去換去朝服,歇息片刻,然後等著晚輩來拜年。
做晚輩的急著回去更換衣衫,然後再去給至親長輩拜年。
街上,壹派新春氣氛,爆竹聲聲,桃符處處,走親戚的人喜氣洋洋。
唐治回到汝陽王府,更換了衣袍,再到府前,準備登車前往冀王府。
他剛把小謝扶上車子,就見壹隊車駕停在了義陽王府門前,賀蘭嬈嬈從車上走了下來。
看來,她是回來的晚些,這時剛到家。
不過,她父母雙親就住在義陽王府,人家給爹娘拜年也省事。
賀蘭嬈嬈壹下車,就看見唐治那邊正要登車。
唐治年初二要登門拜訪的事兒,賀蘭嬈嬈是昨兒夜裏在宮中才聽父親說起過的。
年初二……,妳約人家過府飲宴,這表現的也太明顯了吧?
甫壹下車,看見唐治,賀蘭大王竟難得地有點羞澀。
所以,唐治那邊剛揚起手來,正要熱情地向她打聲招呼,賀蘭大王“嗖”地壹下,就竄進了門去。
唐治晾在那兒,壹時有些奇怪,嬈嬈沒看見我?
壹定是,要不然她沒理由不理我啊。
唐從心的娘當初是遠嫁,再加上在他那個時代,年味兒已經越來越淡了。所以在唐從心的記憶裏,就沒有“年初二,回娘家”的概念。
兩家離的這麽近,不就是年初二時遛達過去蹭頓飯麽?
所以唐治都沒跟別人說,自然不明白賀蘭嬈嬈突如其來的小嬌羞是為了什麽。
這時看見賀蘭嬈嬈,唐治倒想起這件事了,上車後便囑咐小謝道:“對了,回頭妳幫我準備壹份適合送給長輩的禮物。”
小謝笑道:“若是等著夫君提醒,那還來得及?哪天該去拜會哪位,先去該拜會哪位,應該準備些什麽禮物,以及相應的拜貼,人家全都準備妥當了。”
唐治道:“這個妳應該是沒有準備的,喏,就旁邊,義陽王府。明日我要去拜會壹下義陽王的父親大宗正。”
小謝奇道:“明日,拜會大宗正?”
唐治道:“是啊,蒙大宗正相邀,明日要去他府上吃頓酒,妳幫我琢磨壹下該準備壹份什麽禮物。”
自從上回讓程蝶兒選,送了賀蘭嬈嬈壹份不靠譜的禮物,唐治對這方面還是很註意的。
不過,他不知道年初二的特殊意義,自然也無法對小謝交代的清楚明白。
小謝聽丈夫說年初二要去拜會賀蘭隱,而且還要在賀蘭家吃酒,心中卻是認為丈夫知道年初二去拜訪人家還要在人家吃酒的含義的。
那……該準備什麽相關的禮物,還用問麽?
所以,壹個美妙的誤會便就此產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