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本色

雪映紅梅

都市生活

午夜的大排檔,熙熙攘攘的食客漸漸散去,小夥計壹身疲憊的打著哈欠,開始收拾桌椅。角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二百零八章 只提奉獻,不提回報是不道德的

律師本色 by 雪映紅梅

2024-3-15 21:58

  “治療了五年多,兩姐妹的病總算是治好了,她們挺爭氣的,後來考上了大學,靠著打工完成了四年的大學學業,後來工作了省吃儉用,與父親壹起還完了家裏的外債。
  她們的母親現在已經六十多了,在外面混的不好,年紀大了想起了女兒和丈夫,回來後知道兩個女兒工作都不錯,掙的也挺多的,就想讓兩個女兒給她養老。
  妳想啊,小的時候家裏那麽困難,這當媽的說跑就跑了,都沒拿她們當回事,她們怎麽可能養她,門都不讓她進。
  後來老太太去了法院把女兒給告了,索要贍養費。法院判兩個女兒每月給老太太生活費五百元。
  要說這點錢對這姐妹倆根本不算什麽,但是她們咽不下這口氣,說什麽就不給。說實話執行法官執行這案子,心裏也別扭,我比他還別扭。但是判決下來了,咱們所接了這案子,我就得給人家辦,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今天上午我跟著法官先去了大女兒家,大女兒出差了,不在家。後來我們又去了二女兒家,二女兒反應比較激烈,當著我們的面數落她母親的不是,罵她媽不配做母親。
  但是該執行的還是要執行的,實在不行就只能從她們姐妹的工資裏扣了。”李明博說完,從兜裏掏出紅梅,又點了壹根。
  “後來呢?”方軼問道。他有點理解李明博了,這種案子代理起來確實有點別扭。
  “就在我們說服教育二女兒時,突然她的電話響了,是派出所打來的,說她母親去找她父親鬧了,結果兩口子吵架,最後老太太突發心梗,死了!
  當事人沒了,這案子就這麽結了。我卻突然有種助紂為虐的感覺,我不明白為什麽會這樣。
  從道德上說,我支持兩個女兒的做法,但是從法律上說,她是她們的母親,她們確實有贍養的義務。道德與法律,就想魚和熊掌,為什麽就不能兩全。”李明博說完,沈默了。
  “從壹個律師的角度來講,誰給妳錢,妳就要為誰說話,利用妳所學的知識為當事人爭取最大的利益,哪怕當事人是窮兇極惡的暴徒。
  妳可以心裏鄙視他,但是妳必須履行律師的職責。當然妳也可以選擇不去掙這份錢。”方軼想了想道。
  “妳說的我都明白,但是我是壹個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做律師不應該為了公平和正義嗎?”李明博看向方軼道。
  方軼吸了兩口煙,嘆了口氣道:“李律師,妳執業幾年了?”
  “算上今年壹共三年。”李明博壹頭霧水的說道。
  “在這三年裏,妳有沒有想過改行?”方軼問道。
  “嗯,想過,去年的時候,要不是褚律師找我合作,我說不定已經改行賣煎餅了。就在法院門口不遠的地方,地址我都選好了。”李明博回憶道。
  “那時如果有案子,妳是不是什麽案子都做?只要能賺錢,解決溫飽?”方軼問道。
  “差不多吧,可是我沒有案子,全是些咨詢和寫法律文書的,賺不到錢。”李明博道。
  “人人都說咱律師賺大錢,其實他們只是看到了那百分之二十,甚至百分之十真正賺大錢的律師,更多的律師就像我們壹樣,外表看起來光鮮,實則是為了糊口每天不停的忙碌,法律民工這個詞很適合我們。買房買車靠的是貸款,跟壹般的公司員工沒有什麽大的區別。
  之前有位京城知名大學畢業的研究生,在校期間學習非常努力,入黨,拿獎學金,哪壹樣他都做到了。
  可在進入社會,做了律師後卻跑去茶樓偷了幾包煙和壹部手機,涉嫌盜竊罪,被警方抓獲。有人說他是因為沒有業務,賺不到錢,所以才鋌而走險。就為了幾包煙和壹部手機,就斷送了壹名律師的前途,不管原因如何,這都是悲劇。
  (這是個真實的案例,發生在2022年,也反應了當代年輕律師的現狀)
  有位律師說過我們律師行業就是個‘養蠱’的過程,我覺得很有道理,妳回想下從入行之時起,妳是不是就在進行著殘酷的競爭。
  司法考試就不提了,先是壹年的實習期,並不是每位實習律師都有師父帶,雖然有個名義上的師父,但是他壹年可能都未必指點妳壹兩次,有的幹脆就是掛名,全靠自己悟,連面都見不到。”方軼道。
  “嗯,我師父就是這樣,掛個名而已,我在外面做什麽與他無關,不讓我交掛名費已經是好的了。”李明博點頭道。
  “這樣的實習律師不在少數,美其名曰‘放養’,其實就是不負責任。實際上就是任憑實習律師自生自滅。妳知道為什麽嗎?”方軼問道。
  李明博搖搖頭道:“不知道。”
  “答案就是我剛才提到的‘養蠱’,從做實習律師起,就意味著將來大家將進行無序的競爭,客戶是有限的,特別是大客戶、優質客戶就那些,但是律師越來越多,把妳教會了,妳也不會給師父打工,妳師父反而多壹個競爭對手,這就是為什麽律師圈那麽多潛規則的原因。”方軼道。
  “不對啊,現在不是每年都嚷嚷法律服務需求不斷增加嗎?為什麽會有那麽多競爭?供需不應該平衡才對嗎?”李明博不明所以道。
  “呵呵!當今社會的法律服務需求是在不斷增加,按照官方的說法,是律師不夠用,只有達到美麗國的律師數量才能滿足法律服務的需求。
  但是妳別忘了,很多法律需求律師是不接的,或者覺得不值的接。接了不僅賺不到錢,還會賠本,比如鄰裏糾紛,雙方為了點雞毛蒜皮的小事扯皮。事情不大,可能會耗費律師大量的精力和時間去處理,結果又收不上費來,賺點錢不夠自己壹家老小生活的費用。
  律師也是人,也是要養家的,所以很多的所謂的法律需求是不賺錢,甚至賠錢、賠精力、賠時間的,而年輕律師從這類法律服務上根本就學不到多少經驗。做的時間久了反而會影響專業能力的提升,把自己耗死在無價值的服務上。
  沒有人給咱們律師發工資,咱們的家人、孩子需要咱們自己賺錢去養,不賺錢的業務自然沒有人做,我想這可能就是妳所說的‘不斷增加的法律服務需求’無法被滿足的原因。
  下次上面再號召妳去做這類法律服務,妳聽聽也就得了,偶爾做下尚可,真要是拿這種業務做主營業務,恐怕用不了壹年妳就得改行去賣煎餅了。
  這就跟公司老板畫大餅壹樣,只提奉獻,不提回報是不道德的,說白了就是赤裸裸的剝削。”方軼道。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