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聖羅馬帝國

新海月1

都市生活

深夜 李牧看著古典而又不失奢華的房間,再看看自己這張冰冷的鐵床,怎麽看都覺得別扭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九十五章 吹牛逼戰略

神聖羅馬帝國 by 新海月1

2021-4-22 21:06

  突如其來的軍備競賽,打亂了很多人的部署,包括奧地利在內。
  事實上,維也納政府也有過挑起軍備競賽的計劃,只不過那都是過去式了。
  自從決定實施近東開發計劃後,弗朗茨就放棄了那個誘人的計劃,沒別的原因就是因為——窮。
  壹面搞基礎設施建設,壹面玩兒軍備競賽,還不是奧地利能夠玩得起的。
  挑起軍備競賽容易,關鍵問題在於如何善後,要是剛剛掀起這麽有意義的活動,兜裏就沒錢了,那就丟人現眼了。
  這可不僅僅只是面子問題,更多的還是向世界各國展示實力,實力越強大在國際政治中就越容易找到小弟。
  當然,偶爾也有例外情況,可能起到反作用。具體怎麽操作,就要看大家的政治手腕了。
  不得不承認,英國人把握的時機準。現在確實是壓服法奧兩國的最佳時機,過了這個時間點,兩國的戰略計劃完成了,局面就會發生驚天逆轉。
  就算是不能壹次性把兩國打壓下去,那也要打擊兩國的囂張氣焰,告訴世界誰才是這個時代的王者。
  放下了手中的資料,弗朗茨皺著眉頭問道:“我們這是不得不應戰了?”
  外交大臣韋森貝格:“是的,陛下!
  英國人算準了時間,現在我們退縮,外界就會認為奧地利怕了不列顛。
  從駐巴黎使館傳來的消息,法國政府已經決定應戰了,可能要不了多久就會公布新的造艦計劃。”
  不是沒有實力跟進,只是弗朗茨不願意做這種沒有意義的消耗。
  好吧,這都是自我安慰,真實情況是在不影響國內經濟建設的情況下,奧地利的財力拼不過英國人。
  即便是抄家收獲頗豐也壹樣,近東開發計劃、城市改造升級、道路交通設施建設,這三大計劃就已經消耗的七七八八了。
  軍備競賽,最大的問題不是造艦,而是後期的軍費開銷。單純只是造船,壹百艘戰列艦維也納政府都可以輕松爆出來。
  問題是船出來了,後期的維護開銷,就要人命了。
  這麽說吧,這年頭壹艘新式戰列艦的建造成本也就壹百多萬神盾,五年的維護成本,就超過了軍艦本身的造價。
  或許還要不了五年,要是訓練勤快壹點兒,三年就可以超過了。
  這是可以計算出來的,壹艘戰列艦要配備六七百官兵,後勤維護人員比壹線人員只多不少,光每年的軍餉開銷,就是壹筆不菲的數字。
  要保證軍隊的戰鬥力,日常訓練肯定少不了,看炮管就知道海軍的炮彈不便宜,戰列艦壹次齊射幾十神盾就沒了,使用特種彈的話可能幾百神盾都沒了。
  看似不起眼的燃煤,如果單位是變成千噸後,同樣不是壹筆小數字。
  日常檢修、設備維護,更換損壞的零部件,這也是壹筆不小的開銷。
  零零總總加起來,壹年沒有幾十萬神盾的經費,根本就不夠花。
  想要便宜也可以,玩兒窮人海軍就行了。學習俄國人之前的做法,軍艦停在港口裏,士兵拿陸軍操典訓練,軍費開銷只需要正常水平的十分之壹就夠了。
  弗朗茨點了點頭,對海軍大臣吩咐道:“卡斯塔格尼,說說妳們的造艦計劃吧!”
  “是,陛下!”
  海軍大臣卡斯塔格尼:“英國海軍已經有4艘君權級戰列艦,這次又要建造6艘新式戰列艦、10艘驅逐艦、7艘巡洋艦,以及各類大小軍艦31艘。
  我們想要對他們形成威懾,至少要保持他們百分之八十主力艦,百分之七十的附屬軍艦。
  目前我們只有3艘新式戰列艦,海軍部計劃再建造5艘新式戰列艦、8艘驅逐艦、6艘巡洋艦,其它附屬軍艦共計25艘。”
  不知道從什麽開始,奧地利海軍開始流行“八分理論”,即:擁有皇家海軍百分之八十的噸位,對英國人形成威懾。
  要知道,從海軍大發展開始,奧地利海軍最初的目標只是皇家海軍的十分之壹,這才不到三十年目標就增加八倍。
  想想也對,誰讓奧地利海軍的主力艦噸位數量已經逼近英國人的百分之七十呢?
  確切的說是百分之六十五點七,四舍五入算百分之七十也沒錯。家底都這麽厚了,鼓吹八分理論,也就不奇怪了。
  或許在海軍內部看來,沒有提出壹比壹的造艦計劃,已經算是給面子了。
  對此弗朗茨是無所謂,就是不知道英國人能不能忍得住。不過人的底線都是不斷被刷新的,換成國家也不例外。
  對比原時空來說,英國政府的底線已經低得多了。
  這都是被逼出來的,隨著法奧兩國經濟實力的增強,紛紛增加了對海軍的投入,皇家海軍的兩強標準,剛出來就慘遭打臉。
  然後又改變了計劃,以皇家海軍為參數,對世界第二海軍強國保持1:0.6的優勢。
  這個比例,實際上也就說說而已。努力了幾年過後,英國政府就不得不再次刷新底線。
  第三海軍強國的奧地利擁有了皇家海軍百分之六十五的噸位數量,法國海軍更是達到了皇家海軍的百分之七十二。
  英法奧三大國的格局,實際上也是皇家海軍無力壓制法奧兩國導致的,倫敦政府被迫接受和法奧兩國共同分享剩下的世界。
  打壓,英國政府壹直都在做,問題是效果真不咋地,壹個都沒有打壓下去。
  誰都不是傻子,有漁翁在側,法奧兩國默契的壓制矛盾沖突,睜大眼睛盯著英國人。
  英國政府幾次想搞事情,都被發現了,在法奧兩國的報復之下,英國人差點兒被擠出地中海。
  剛開始不舒服,時間長了英國政府適應能力強了,也就接受了現實。
  畢竟0.72+0.65也不過1.37,兩家又不可能真心聯合,皇家海軍還勉強兜得住。
  這壹切的前提條件都是這個比例,不再繼續增長下去。
  要是奧地利海軍噸位增加到皇家海軍的百分之八十,法國海軍也跟了上去,估計英國政府就要氣炸了。
  這是不可能實現的,現在的比例都差不多是英國人的忍受極限了。即便是砸鍋賣鐵,英國政府也會讓皇家海軍的優勢保持下去。
  如果奧地利要是不搞那麽多建設,自然不怕和英國人拼財力,可現在明顯不行。
  猶豫了片刻功夫後,弗朗茨緩緩說道:“就按這份計劃公布吧,不過建造計劃時間比英國人延長2年。
  後面如果英法增加造艦數量,我們也按照現在的比例跟進,不過我們的造艦進度可以放慢壹點兒,每年建造兩到三艘戰列艦就行了。
  必要的時候,海軍部還可以拿出那幾個大計劃,用來混淆視聽。”
  輸人不輸陣,弗朗茨已經打定主意靠吹牛逼和英國人玩兒軍備競賽了。
  反正軍艦又不是不造,只不過晚點兒造出來,這也不會影響信譽。
  造艦時間被拉長後,政府的財政壓力就小了。只要財政支撐的住,軍備競賽持續的時間長壹點兒,也不是完全沒有好處。
  燒錢也是大家在壹起燒,不管怎麽說,英國人造出來的軍艦更多,燒掉的錢自然也更多。
  如果這款前無畏艦能夠使用到退役,自然是不虧的。
  問題是前無畏艦距離無畏艦,實在是太近了。本質上就是設計理念的差別,造艦的技術難度雖然有所增加,卻不是無法攻克。
  壹旦無畏艦問世,前無畏艦又要被淘汰了。
  剛結束壹場筋疲力盡的大賽,就被人告知這只是上半場比賽,馬上又要開啟下半場比賽,那個感覺絕對是酸爽。
  或許財大氣粗的英國人勉強能夠撐得住,法國政府多半是沒能力再接再厲了。
  甚至因為海軍上的投入增加,還會減少法國人對陸軍的投入,這奧地利後面的戰略計劃非常有利。
  ……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