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堅財富之路

新壹思言

都市生活

2000年8月,紐約曼哈頓。
昨夜的壹場小雨,令今日紐約的天氣顯得有些悶熱。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二百九十二章:2001年福布斯排行榜出爐

美利堅財富之路 by 新壹思言

2024-5-18 18:38

  作為世上的知名城市之壹,英國的首都倫敦,壹直以來都有霧都之稱。
  這座城市的範圍內,壹年有壹百多天有霧。
  有霧的天氣,囊括了春夏秋冬四季。
  好在八月份是倫敦最好的壹個月。
  八月份的倫敦霧,也是最好的霧。
  清晨的肯辛頓王宮花園街壹號,淡淡的薄霧籠罩在庭院中。
  看上去若有若無,像是森林裏的花仙女舞動著輕紗。
  柔柔的陽光灑在庭院的花、樹、草間,郁郁蔥蔥的葉子便有了深深淺淺的綠。
  花園裏芳草如茵,壹叢叢、壹簇簇被照顧得很好的名花,沐浴著陽光,綻開了笑臉,花瓣上的露珠在晨光的映照下,閃動著五彩的光。
  在晨起的薄霧中,運動了壹圈的亞伯,回到了起居室裏。
  這時候才早上八點多,小勞拉還沒有醒。
  亞伯也不打擾她,他自己洗漱完畢,換了壹套比較正式的衣服,離開了肯辛頓王宮花園壹號。
  車隊行駛了約十幾分鐘,由於不堵車,很快來到了倫敦金融城。
  在這小小的壹平方英裏的倫敦市中心位置裏,雲集了英國,乃至世界上最著名的金融企業和商業巨頭。
  在這寸土寸金的地方,有500多家外國銀行、180多家外國證券交易中心。
  30多萬金融精英與英國歷史悠久的銀行、交易所壹起在這裏工作。
  全世界500強的跨國企業裏,有75%在這裏設立分公司或辦事處。
  車隊駛進來時,亞伯透過車窗,看到這麽早,馬路上卻有很多人好像在演講。
  副駕駛室上的大衛註意到boss的目光,他輕松開口道:
  “他們這是在進行倫敦市長競選演講。這幾天都會這樣。”
  “市長競選演講?”亞伯好奇道:
  “倫敦的市長競選嗎?現任倫敦市長好像是利文斯通?等壹下,這家夥不是去年上任的嗎?”
  “是的。”大衛·瓊斯在前面微笑道:“利文斯通是倫敦的市長。但這裏在競選的,是這裏的倫敦市長。”
  “什麽意思?”亞伯好奇問道,“這裏也有壹個倫敦市長?兩個倫敦市長?”
  大衛·瓊斯馬上為自己的老板解釋。
  簡單的說,倫敦有兩個市長。
  壹個是“倫敦市”市長,另壹個則是“倫敦金融城”市長。
  倫敦市(倫敦金融城)市長和倫敦市長在英國是兩個不同的職位。
  前者歷史久遠,是倫敦中心的倫敦市的首長。
  後者創立於20世紀末,是整個大倫敦的首長。
  倫敦金融城的市長,擁有壹個獨立於倫敦市長的辦公室,並且比大倫敦市長歷史悠久得多。
  此外這壹平方英裏的土地,還有自己的法庭和近千名警察,以及壹套嚴格的管理體系。
  甚至按照英國王室憲章的規定,即使是“權力至高無上”的英國女王進城,也必須事先征得倫敦金融城市長的同意。
  而在金融城的地鐵出口,人們可以看到顯示金融城管轄權的醒目標牌,甚至在金融城的界標“柵欄”上也都鑄有金融城政府的獨特徽記。
  有非常濃厚的國中之國的味道,就好像在說這裏不歸倫敦,甚至不歸英國管壹樣。
  所以說現代金融資本發源於倫敦,那真的是壹點都沒錯。
  倫敦金融城獨特的規定,顯然就是當年資本開始淩駕王室之上時,發生的故事。
  否則以封建王權的威嚴,怎麽可能允許這種事情發生?
  這種國中之國,後來被變成傳統,這麽多年就流傳了下來。
  聽了大衛說的這些典故,亞伯只能感嘆歐美的皿煮國家們太能折騰了。
  正常的大倫敦市長,四年才選壹次。
  這個金融城的小倫敦市長,壹年選壹次,選壹次要半個月。
  任期卻只有壹年,換句話說三百多天就要換壹個市長。
  這麽短任期的市長,能夠做什麽?大部分也只能蕭規曹隨,什麽都做不了。
  亞伯覺得這就像漢佛萊說的那樣——“皿煮的好處,就是誰都不用負責”。
  這種皿煮,顯然正是金融資本最喜歡的東西。
  小正府到極致了,真正的權利壹個沒有,只有義務。
  這種才是資本家最喜歡的正府。
  大衛的典故講完,亞伯的車隊也來到了“Square Mile”的壹棟摩天大樓面前。
  這棟大樓的位置是倫敦芬喬奇街19號的福瑞大樓,樓高15層,看著就有些歷史,屬於上個世紀中後期的建築物了。
  福瑞大樓每層面積大概在1000平方米左右。
  上個月,亞伯的新起點地產公司英國分部,將這裏的13、14、15三層樓,以1800萬英鎊的價格購入。
  隨後將這裏的三層樓,分別租給了史密斯資本(英國)、史密斯傳媒(英國)兩家公司。
  其中史密斯傳媒(英國)占據了兩層。
  史密斯資本(英國)在第15層。
  亞伯來到倫敦,主要的辦公地點就是這裏。
  不過三層樓才剛剛租下來沒多久。
  前面幾天都在搶裝15樓,好騰出來讓史密斯資本(英國)能夠馬上有壹個辦公的地方。
  所以這時候,13、14樓還在重新裝修,史密斯傳媒(英國)還沒有正式入駐。
  大樓十五層,史密斯資本(英國)總部。
  這家公司由史密斯資本與亞伯聯合控股,史密斯資本持股60%,亞伯個人持股40%,註冊地在愛爾蘭。
  公司的工作人員,目前有壹百人出頭。
  其中有五十人,是史密斯資本壹半招聘壹半調配,從紐約那邊派過來的。
  另外的五十多人,則是在倫敦本地招聘,大部分都是獵頭雇傭來的。
  進入二十壹世紀以後,英國的精英和美國的精英壹樣。
  這兩個國家最聰明的人們,發現什麽工科、理科毛用沒有,畢業以後做最多的活賺最少的錢。
  但是it與金融,不但看起來工作輕松,待遇是壹個比壹個的高。
  另外在撒切爾夫人進行金融改革以後,英國在那時就定下了金融立國的國策,把金融捧得很高。
  因此漸漸的,英國的聰明人們,都往金融這個領域擠過來。
  僅僅壹個“Square Mile”,也就是倫敦金融城,就有差不多三十萬左右的金融從業者。
  這樣的地方,在倫敦還有幾個。比如離這裏不遠的金絲雀碼頭。
  換句話說,英國最聰明的那批人,好幾十萬人,都進入了金融領域……
  所以英國的金融能不強嗎?
  所以英國其他的領域能不弱嘛?
  所以能不完蛋嗎?
  在英國招聘金融方面的精英,比在華爾街還要容易。
  幾天功夫,史密斯資本華爾街那邊的人還沒全過來。
  本地招聘的倫敦或者歐洲人,卻已經全員到場。
  在史密斯資本總部總裁之壹傑德的帶領下,已經在這裏工作。
  傑德這位史密斯資本總裁,也已經被亞伯,任命為史密斯資本(英國)首席執行官。
  只要沒出什麽差錯,傑德以後大概率也會成為史密斯資本,在歐洲的主要負責人。
  1000多平方米的辦公面積,容納壹百余人辦公並不是很寬敞。
  這讓亞伯在這裏的辦公室,也不是特別寬敞,也就壹百多平方米。
  帶著大衛和四大金剛,亞伯直接來到自己的英國辦公室。
  壹如既往的,他的辦公室裏,永遠有壹個巨大的落地窗。
  這既是亞伯的個人愛好,也是大部分商業、職場精英的愛好。
  他們這些人,總喜歡站在高高的摩天大樓落地窗前,俯視地面上的蕓蕓眾生。
  這會讓這類人們產生壹種壹覽眾山小的即視感。
  好像拔高了他們的階層壹樣。
  剛在辦公室裏坐下沒多久。
  史密斯資本(英國)的CEO傑德,在敲門以後面帶微笑走了進來。
  “嗨,傑德,早上好啊。”亞伯笑著朝他打招呼。
  傑德是今年史密斯資本大擴招的時候,招過來的華爾街精英。
  原來是華爾街六大投行之壹(多了壹個史密斯)貝爾斯通期貨部主管。
  他來到史密斯資本以後,因為能力、資歷都足夠,當時壹下就成為了第二個副經理。
  如今更是高升,成了史密斯資本倫敦子公司的CEO。
  “BOSS,早上好。”傑德面帶恭敬的笑容,手上拿著壹本很厚的東西,看起來像是本書籍,“您看看這個如何?”
  “什麽東西?”亞伯好奇,示意愛德華接過來。
  “是福布斯雜誌,最新推出來的壹期《福布斯排行榜》,早上才剛剛全球上市。”
  “哦?”亞伯也升起了幾分好奇心,接過愛德華遞過來的雜誌。
  《福布斯》雜誌發布的《福布斯排行榜》,可不僅僅只是列長長的壹串人名,加上這些人的財富數字。
  可能是為了顯示他們的嚴謹、專業,也可能是為了多賺壹點銷量。
  每年的《福布斯排行榜》,都是在《福布斯》雜誌之外,額外發行的壹期特刊。
  就是壹本新的,主要講述全球各大富豪的新雜誌,每年都只有壹期。
  在這份雜誌裏面,它會詳細列出雜誌社公司,搜尋到的各個富豪的數據。
  詳細到幾乎每壹個富豪都有,與其說是壹份雜誌,不如說它其實就是壹本書了。
  所以看起來比較厚,有四百多頁,兩百多張那樣。
  “妳已經看過了?”亞伯拿著最新壹期的《福布斯排行榜》,並沒有馬上翻開,而是對傑德問道。
  “是的。”傑德壹直面帶笑容,笑得特別開心的樣子。
  “今年的首富又是誰呢?”亞伯笑著道。
  “請容我賣個關子。”傑德微笑恭敬的對老板說,“您翻開壹下就知道了。首富就在第四頁。”
  第壹頁是封面,第二頁是目錄,第三頁是序言,第四頁開始才是正式內容。
  話說回來,亞伯也想知道《福布斯》說自己有多少錢。
  他直接翻到第二頁的目錄,上面有詳細的引導。
  亞伯看了看。
  1、金融摩西——亞伯·史密斯
  2、時代霸主——威廉·亨利·蓋茨三世
  3、投資與價值之王——沃倫·巴菲特
  4、花花公子——保羅·艾倫
  5、超越蓋茨的自大狂——拉裏·埃裏森
  6、德國零售業之王——阿爾布雷希特兄弟
  7、沙漠巴菲特——瓦利德
  8……
  387、紅色資本家——薏仁·榮
  452、亞洲賭王——宏燊·賀
  《……》
  把目錄粗粗翻了壹遍。
  即使亞伯知道自己的名字,壹定會很靠前。
  但他也沒想到。今年《福布斯》,就把自己列到了世界首富的位置上了。
  看著第壹名上自己的名字,亞伯有點恍惚的感覺。
  哪怕他其實知道,《福布斯》列的這個世界首富,很多時候都不是真的世界首富。
  那些真正的,在暗地裏控制著這個世界的家夥們,永遠都不會上榜。
  這份雜誌列出來的世界首富,頂多也就只是明面上的。
  是《福布斯》用來增加該雜誌銷量,用來吸引大眾眼球的所謂世界首富而已。
  在這個世界首富頭銜的前面,亞伯覺得應該加壹個“福布斯”的前綴,就是福布斯世界首富。
  這才是這個所謂的世界首富的真相。
  雖然亞伯明知如此,但這會兒,他看到自己在第壹。
  他還是忍不住有些高興、興奮的情緒湧了起來。
  就算再怎麽水,這個世界首富,也是名義上的世界首富。
  就算實際的財力和影響力,並沒有達到星球第壹的程度。
  但……起碼全球99%以上的人類,對這個頭銜都是承認,並且深深向往之的啊!
  以前的時候,雖然嘴裏說著不在意。
  但亞伯知道,當自己拿到這個頭銜以後。
  自己的影響力,還有自己的“勢”,也算是真的成了!
  亞伯深深的吸了口氣,抑制住自己略微有些興奮的心情。
  他翻開了這本厚厚雜誌的第三頁,序言。
  《福布斯排行榜》的序言,並沒有請來什麽知名編輯、作家之類的來啰嗦。
  顯而易見,在這本雜誌裏的這些人面前。
  世界上活著的再有名氣的大文豪、大作家,在這些人面前都會顯得底氣不足。
  這份雜誌的序言,《福布斯》只是列了許多他們調查的全球富豪們的財富數據。
  比如今年2001年《福布斯》擴大了全球富豪的評選範圍。
  今年的億萬美元俱樂部人數,由2000年的482人增至539人。
  539位上榜的億萬富翁平均年齡62歲,其中32人不到40歲。
  年齡最小的是21歲的亞伯·史密斯,第二小的是丹尼爾·齊夫。
  這539個人的平均資產凈值32億美元。
  如果將他們的資產全部加起來,共計17300億美元。
  超過去年英國壹年的國內生產總值16600億美元,是真正的“富可敵國”。
  2001年的億萬富翁裏,以美國的人數最多,達272人,比例高達51%以上。
  歐洲23%,亞洲14%。
  美國以外的美洲地區8%;中東與非洲則是4%。
  霓虹痛失14名億萬富翁,但仍以29人上榜排名第二。
  德國第三,上榜28人;意大利第四,上榜17人;瑞士第五,上榜16人。
  華夏以港島的億萬富翁最多,共有14人,較2000年增加壹人。
  這種序言簡潔明了,亞伯也多看了幾眼,然後翻到了第四頁。
  第四頁上面,映入眼簾的就是他自己的壹張照片。
  這張照片亞伯有印象。
  他記得這是自己第壹次接受雜誌專訪時,由當時的《紐約觀察家》最好的攝影師拍出來的。
  這張照片裏,他端坐於當時的伍爾沃斯大廈第33層。
  也就是曾經的史密斯資本總部,董事長辦公室的寶座上。
  他前面是黑木色寬厚的辦公桌,背後的落地窗外面,是曼哈頓繁華的摩天大樓群景和藍天白雲。
  他穿著壹身黑西裝,高大挺拔的上半身筆直坐著,雙手交叉放在辦公桌上,雙眼目視前方。
  照片上他完美英俊的臉面無表情,但精英範十足,看上去就像是所謂華爾街精英的代名詞。
  這張照片沒拍出來他什麽氣勢。
  當然了,那時候的亞伯還沒什麽氣勢。
  那時候的他,甚至有點吊兒郎當的感覺。當時資深的攝影師,也只能選擇突出他的俊美和那股精英範。
  壹點兒也沒有拍出那種莊嚴的大佬氣勢。
  但因為他這張照片是對外公開,不需要付版權費的照片,還是唯壹壹張。
  所以這張照片也就成為了全美國,甚至全世界轉載有關亞伯的新聞時,那些媒體們都會選擇這張照片。
  久而久之,這張看上去像好萊塢拍攝的華爾街電影劇照的照片,反而成了全球大部分人對他的第壹印象……
  《福布斯》估計也是怕麻煩,或者不想付版權費。
  明明亞伯後期有了更多更好,能夠凸顯出大佬氣質的照片。
  《福布斯》雜誌卻偏偏選擇這壹張,選擇這張看著就像好萊塢電影劇照的照片。
  在這張照片裏,亞伯身上體現出來的,更多的是俊美和華爾街的精英範。
  還有渾身都洋溢著的自信與活力。
  視頻卻沒有多少大佬,或者金融巨鱷,商業梟雄的氣質。
  給人看上去,就好像拍電影的大明星壹樣。
  亞伯自己看了都有點不滿。
  和大佬氣質相比,明星氣度他才不要。
  “壹點大佬氣質都沒……”
  他忍不住嘀咕了下,然後看向在他名字旁邊,標著的壹個數字——$70billion+。
  billion這個單詞在英語裏面,主要是“十億”的意思。
  $這個符號,是美元的符號。
  $70 billion,就是七百億美元的意思。
  +這個符號,不知道福布斯搞什麽鬼。
  《福布斯》雜誌今年的《福布斯排行榜》,說他有六百億美元的凈資產。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