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大公主

湛陽

歷史軍事

黃昏的光芒壹點都不比正午薄弱多少,雖然並不刺眼,但也能在大地上鋪上壹層蟬翼般的光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二百三十六章 扯皮

盛唐大公主 by 湛陽

2024-2-5 22:57

  看過爆炸的兩顆手榴彈之後,李治很明顯來了興趣,也想要自己試試。
  不過他的力量沒有那麽大,不壹定能扔那麽遠,所以李月辰也沒粘石頭,讓他直接扔竹筒的,就當個大型炮仗去扔吧。
  李治也沒什麽意見,關鍵就是想要自己操作壹下而已。
  拿著火折子點燃了引線之後,用力壹甩手,直接扔了出去。
  看著竹筒落地之後滾了兩圈,隨後轟然炸開,李治壹臉滿足的模樣。
  大多數男性從小就喜歡看挖掘機之類的大型器械工作,這是有原因的。
  普遍來說,男性的骨子裏就有破壞欲望,對於武器以及很多大型機械的抵抗力總是很低的。
  老爹都試過了,李月辰也不想厚此薄彼,正好還剩下幾個,讓幾個哥哥姐姐也試試。
  唐朝的女人很多都是女漢子,對於這東西也是壹副躍躍欲試的模樣。
  就連老媽武則天都拿了壹個,壹家人開始玩起了大型炮仗。
  ……
  聽著陶光園裏面時不時響起的爆炸聲,已經退出外面的千牛衛眾人都噤若寒蟬。
  他們都知道公主是道門中人,但是以前偶爾看其他道士做法,也沒發出過這麽大的動靜啊!
  在這個沒有噪音汙染的社會,這種爆炸的聲音可以傳出很遠,甚至就連很多住在距離皇城不遠處的大臣們都隱隱約約聽到了。
  皇宮裏面接連不斷的炸響,這些大臣也顧不上打扮了,生怕發生什麽意外事件,急匆匆的騎馬來到皇宮。
  畢竟太宗的事情過去才沒多久,大唐對於政變這種事情還是很敏感的。
  畢竟嚴格說起來,前太子李承乾造反事件才過去沒多久。
  不少大臣們來到了皇宮,全部都被攔在了應天門之外,然後派人前去通報。
  陶光園裏面,壹家人基本上各個都扔了壹次,地面上到處都是焦黑的爆炸痕跡。
  空氣中的煙霧也變得濃厚了很多,硝煙的味道不斷的往鼻腔裏面鉆。
  “咳咳咳……”
  李治有些不適應的咳嗽了幾聲,擡手在臉前煽了幾下,轉過頭看著旁白伺候的幾個太監宮女道:“今日之事,乃是公主做法所致,爾等可清楚?”
  “聖人放心,我等明白!”
  這些人都是長年跟在李治身邊伺候的,並不是宮裏那些隨處可見的太監宮女,可信度還是有的。
  這時壹名小太監從外面跑了進來,來到李治面前行禮:“聖人,有很多大臣都在應天門外,說是擔心聖人安危……”
  “嗯……”李治點了點頭,“將他們帶去徽猷殿吧,朕壹會兒便過去。”
  “喏!”小太監答應壹聲,轉身離開。
  李治突然咧嘴壹笑:“哼,來的到還挺快,辰兒,去換身道袍,與朕壹起去吧。”
  “好!”李月辰答應壹聲,擺手吩咐福來回去將自己的道袍拿來。
  徽猷殿不屬於正式議朝的大殿,在這裏議事也沒有大殿裏面那麽嚴肅,壹般都會輕松很多。
  有資格來這裏的大臣基本都是宰相級別的,普通臣子,哪怕六部尚書這個級別也很少有機會能來到這裏。
  李治今天更是直接帶著壹大家子都來到了這裏,李月辰接過道袍穿在身上,跟在老爹身後走了進去。
  ……
  等待在殿內的大臣們每人面前泡上了壹杯茶,這個茶葉目前市面上賣的很少,還屬於皇室保密配方,壹般是用來賞賜之用的。
  平時這幫大臣裏面,也就只有李月辰的師父劉仁軌可以不限量的喝。
  如果是平時,他們肯定會好好品嘗,不過今天以為擔心皇宮裏面時不時發生了什麽事情,所以壹個個都比較緊張。
  擺放在面前的茶水,基本都沒什麽心思去品嘗,就算要喝也是以牛飲法壹口灌下去。
  不壹會兒,隨著壹聲“聖人至”的通報,大臣們紛紛站起身。
  看到皇帝過來,都紛紛松了口氣,不過隨後便是壹臉疑惑的表情。
  因為皇帝身後還跟著其他壹大家子,皇後跟著很正常,但是把幾個兒子和女兒都帶過來是什麽意思?
  是覺得只有壹個太子和壹個厲害的公主還不夠,打算將左右孩子都培養成人中龍鳳?
  看到壹臉緊張的大臣們,李治笑了笑,先是對孩子們擺了擺手,讓他們隨意找地方坐下,隨後才跟皇後坐到自己專屬的位置上。
  面前的幾位大臣們還沒來得及開口說話,就被李治先開口打斷了。
  “啊,今日宮中炸響,乃是公主祈福做法引動天雷共鳴所致,眾愛卿不必擔心。”李治壹臉隨意的解釋了壹句,“難得在這休沐之日過來,眾愛卿也頗為勞累,吃些茶歇歇便回去吧!”
  李治這麽壹句話,直接將大臣們憋了壹肚子的好奇給懟回去了。
  不少大臣喉結都上下動了動,似乎是想要吐槽這個借口是在太爛了點。
  但皇帝親口說的話,哪能輕易質疑?不是人人都有狄仁傑的膽量,更不是人人都有他那麽硬的命格。
  所以最終大臣們還是什麽都沒有問出來,只能是喝了點茶之後灰溜溜的回去了。
  坐在旁邊的李月辰看著大臣們壹臉憋屈的表情,差點忍不住笑出聲來。
  她也很清楚這借口不可能永遠維持下去的,到時候軍營建成之後要開始訓練,邙山上肯定隔三差五就能聽到這種爆炸聲。
  不過無所謂,等這東西被他們所熟知的時候,已經是壹切都徹底成熟的時候了。
  大臣們並沒有得到結果,最終都在喝了杯茶之後就灰溜溜的回去了。
  ……
  接下來的幾天裏面,李月辰又繼續開始研究起了煙霧彈和催淚彈。
  不過在這之前,還是要把制糖工藝搞壹下才行。
  這個時候已經有制糖的工藝了,不過做出來的都是紅糖,於是李月辰告訴他們加點黃泥漿先搞成白糖再說。
  同時又跑到了金銀作坊,讓王鋼蛋試試將負責制作小鋼珠的那個工具能不能再改進壹下,最好提升壹些產量。
  如果說小鋼珠的產量能提高的話,或許將來以後制作闊劍地雷也就容易多了。
  這玩意兒可是在未來被國際法禁止使用的東西,就是因為其殺傷力太過恐怖。
  很多老兵的回憶錄裏面都說過,在叢林裏面作戰,最不願意看到的就是“此面向敵”幾個字。
  這東西要是真能制作出來,在這個時代不管是對付騎兵還是步兵都可以算是無上神器。
  只可惜以目前的工藝來說,要制作壹枚這玩意兒所需要的時間和資金都太高了,有些得不償失。
  其實軍用裝備貴壹些無所謂,但關鍵這是個壹次性的消耗品,這就必須好好考慮成本問題了。
  別的不說,就連煙霧彈和催淚彈的成本都挺昂貴的,這個年代胡椒基本上也是能直接當錢用的,而且價值很高。
  所以這種東西只要少量裝備壹些就好了,反正大多數時候也用不到。
  至於煙霧彈相對好點,經過大概壹個星期的實驗,到了月底的時候,基本上已弄出了好幾種不同顏色的煙霧彈。
  考慮到畢竟是實驗性質,所以都做的很小,自然煙霧量也不大。
  不過就算這樣,東都的百姓還是能夠看到皇宮裏面這幾日每天都有不同顏色的煙霧升騰,紛紛討論著這是有神仙下凡跟皇帝交流什麽呢。
  甚至還有不少人每天都跑到皇宮門口跪拜,嘴裏還不停念叨著什麽。
  李月辰在聽到這樣的消息之後感嘆多虧這是皇宮,而沒有去邙山進行實驗。
  否則的話到時候山上各種顏色的煙霧升騰,弄不好會有很多人上山去尋找神仙呢。
  朝中的大臣們每天都在思考那天的炸響和這彩色煙霧到底是什麽,無奈皇帝不說,他們也不能強行詢問。
  考慮到保密性,李月辰甚至都沒有將這些事情告訴師父劉仁軌。
  好在劉仁軌也算是兩朝老臣,知道什麽事情該問什麽不該問,並沒有引起什麽尷尬的事情發生。
  正月的最後壹天,結束了壹天的實驗,李月辰在臨波閣裏面伸了個懶腰。
  看了看黃昏的陽光,咧嘴輕輕笑了笑,實驗終於完成了,這已經是壹款成熟的軍用產品了。
  正準備回去休息壹會兒,等著吃完飯,高延福卻突然壹路小跑走了進來。
  看到李月辰在臨波閣,快步走過來道:“殿下,近日宮中有人在打聽那炸響聲和彩色煙霧……”
  “沒事,先盯著,最好查清楚哪個給誰辦事。”李月辰回答道,“剩下的先不必去管。”
  “是!”高延福答應壹聲。
  李月辰的實驗,知道的都是在安福殿內部當差之人。
  安福殿的下人就那麽幾個,她都記得很清楚,而且能混到這個地步的,也都是聰明人,自然不敢瞎說。
  皇帝身邊的那些也不用擔心,僅僅就靠外面收買的那些小太監小宮女,是絕對不可能打聽出什麽有價值的消息的。
  ……
  正因為宮中沒有任何消息傳出來,這也導致讓不少大臣都更加緊張起來。
  宮中打聽不到消息,就意味著皇帝下了封口令,越發說明了此事肯定很重大!
  誰都知道這位皇帝不信任大臣,而且這麽些年的各種政策也都說明了他有集中皇權的想法。
  若是他背地裏再搞什麽事情,將來做成了,他們就會很被動。
  但他們畢竟沒辦法明著做什麽,只能是盡量的想辦法旁敲側擊。
  這年頭,不少人對於鬼神之說還是非常相信的。於是便有很多大臣上奏,說這幾日宮中霞光艷艷,想必是有神仙下凡,宮中也應該開展壹些祭祀活動雲雲……
  祭祀就要舉辦宴會,舉辦宴會大臣們就能進入宮中,到時候說不定就能想想辦法來查查這裏面到底再搞什麽事情。
  然而李治似乎早就想到了這壹招,回答說只是公主做法向上天祈福雲雲……
  反正就是兩邊互相扯皮,李治現在就是決定將神秘搞到底。
  李月辰懶得搭理這些事情,正在琢磨著武器工廠的事情。
  將來以後手榴彈之類的玩意兒生產必須要有壹個工廠來專門負責。
  而其中的人員就很重要了,好在手榴彈的制作並不復雜,也沒什麽技術門檻,當初的那壹批買回來的奴隸就可以作為生產手榴彈的技術工人。
  這些人身份背景都很簡單,也沒什麽途徑接觸外人,可以將他們關在工廠裏面管吃管住,專門負責幹這個。
  這個生產工廠就建在軍營旁邊,每天都有軍隊負責站崗把守,最大程度的保密。
  到時候還能將玻璃作坊和陶瓷作坊都壹並加入其中,這樣壹來也很難從外面運回來的材料上去反推其配方。
  當然李月辰也知道這東西遲早會被破解,但能晚壹點是壹點,目前來說大唐確實需要這東西來改變現狀。
  李月辰將自己的想法壹條壹條的記錄下來,用英文寫在紙上。
  ……
  時間來到了二月份,今年的春耕大典李月辰沒有參加,而是太子李賢跟著去的。
  回來之後臉上的表情明顯帶著不開心,在仁壽殿裏面也是沈默寡言的。
  察覺到二哥情緒有些不對,李月辰跟老爹老媽吃過午飯之後便去了東宮,打算問問他怎麽了。
  進入了東宮之後,方慶安將她領進殿內坐下,泡上了壹杯茶。
  二哥李賢從後面走了出來:“辰兒今日來此,可有事與為兄說?”
  “只是看今日阿兄回來似乎不開心,故此過來問問。”李月辰笑道,“說說吧,誰欺負阿兄了?小妹去揍他阿兄出氣!”
  李賢被他這副樣子逗笑了:“若是阿娘呢?”
  “阿娘?”李月辰皺起了眉頭,“阿娘怎麽了?”
  “今日春耕大典,也不知道那明敬又對爺娘說了什麽……”說到這裏,李賢的表情居然有些咬牙切齒的,“隨後爺娘看我就變了眼神……”
  李月辰挑起眉毛:“會不會是阿兄太敏感了?不壹定就是說阿兄吧?”
  “月辰不信為兄?”
  “我信!但……”李月辰總感覺這事兒應該是他的問題,大臣之間交流不是很正常嗎?怎麽就壹定是說妳呢?
  不過抱著想要解決問題的原則,李月辰還是決定去問問老爹老媽,看看到底是不是那麽回事。
  同時也想著,要不就將自己知道的事情都說給他聽聽算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以為當了太子壓力太大,總感覺他確實跟以前不太壹樣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