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百壹十四章 劍氣之爭的落幕
逐道在諸天 by 新海月1
2022-7-17 14:21
帶著大部隊壹口氣跑回了關中,沿途都沒有發生意外,李牧這才松了壹口氣。
看樣子這次的事確實是意外,或許連紫禁城那位事先也沒有想到,隨手的壹步閑棋,居然能夠取得如此驚人的戰果。
以至於來不及部署更多的手段,利用這個機會繼續擴大戰果。
事情總算是過去了,回到了自家老巢,朝廷再想要算計,就不是那麽簡單了。
間諜這玩意兒,壹旦有了防範,效果就沒那麽大了。最起碼想要像原著中那樣,挑起劍氣之爭是不可能的。
誰要搞事情就先弄死誰,弄錯了也要弄。這種時候寧可錯殺,也不能放過。
反正挑起門中紛爭的也註定不是什麽好貨,早點解決也算是清理門戶。
……
“掌門,您……”
再次見到寧清羽,李牧已然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區區壹年多時間沒見,寧清羽就已經白發叢生,整個人仿佛蒼老了二十歲。
看著他憔悴的面容,李牧壹肚子的話都咽了回去。生怕壹不小心刺激到了寧清羽,直接將眼前這位掌門兼嶽父給帶走。
仿佛已經習慣了這種眼神,寧清羽擺了擺手道:“放心,壹時半會兒我還死不了。最起碼也要看到妳和小女成婚,要不然我是不會咽氣的。
出去了壹年多,想必妳也有很多疑惑。趁現在我還撐得住就問吧,再往後就要靠妳們自己了。”
這是看破了生死,李牧內心深處暗自嘆了壹口氣。江湖實在是太危險了,縱使武功強如寧清羽,也難逃敵人的算計。
在這壹刻,他甚至萌生出了退出江湖的念頭。好在這種不靠譜的念頭只是壹閃而過,作為壹個有責任心的人,李牧可幹不出這種半路撂挑子的事情。
閉門苦修只適合極少數人,絕大部分俗人想要修心,最好的選擇還是深入世俗,以萬丈紅塵磨其心智。
雖說在過去的壹年裏也經常通信,可書信畢竟趕不上真人口述,很多事情都不是信上的千百文字能夠說清的。
簡單的講述了壹年多的經過,以及自己的壹些猜想,就過去了兩個多時辰。
寧清羽微笑著點了點頭:“嗯,還不錯!看來把華山派交到妳的手中,我可以放心了。
這裏面的很多事情,本來是我準備給妳交代的,沒有想到妳自己就看明白了。
妳猜得沒錯,正邪兩道和朝廷的關系就是壹團亂麻,很多時候我們自己也說不清楚。
正道各派雖然鬥得厲害,可是面對朝廷時,我們還是站在同壹陣營。如果局勢真的需要,我們甚至還可以魔教站在壹起。
沒有急著對少林落井下石是正確的。現在的江湖再也經不起折騰了,接下來我們首先要做的是保存實力。
朝廷那邊其實不用太過放在心上。類似的事情,在華山派的數百年傳承中,我們也遇到過不只壹次。
在這方面我們和世家大族的選擇差不多。皇帝若是強勢,我們就先沈寂。等下壹任皇帝繼位,再繼續謀劃就是了。
現在這位小皇帝的手段確實不凡,文武百官都被他折騰的不輕,連文官集團匯聚起來的大勢,都被他給遏制住了。
和錦繡江山相比,武林只是小魚塘。作為皇帝,每天有太多的事情需要關註,這就註定他不可能在我們身上花費太多的精力。
少林寺倒黴,那是因為皇帝要打壓佛門。他們是佛門推出來的領軍人物,自然要受到照顧。
相比之下,我華山派可沒有那麽多受惦記的。正壹道領袖是龍虎山,我全真派直接就是群龍無首。
華山壹脈早就沈寂了,論起在道門中的影響力,武當派都比我們強得多。就算是要被打壓,他們也排在我們前面。
估摸著文官集團也要反攻了。小皇帝這壹連串的折騰,看似沒有傷到他們的權益,實際上已經嚴重影響到了他們的利益。
遍布天下的僧廟道觀,可不光是佛道兩脈的。這裏面還有相當壹部分都是被世家大族和朝中權貴控制的,目的就是為了斂財。
說出來妳可能不信,光這壹輪正邪大戰,小皇帝的內庫中就增加了最少三十萬頃田地,都快要趕上朝中在冊土地的十五分之壹。
不得不承認他還是很有手段的,派出的這幫太監壹個比壹個狠。
在收繳僧廟寺產的時候,很多沒有在朝廷造冊備案的田地,都被他們當做無主之地給圈了進去。
隱匿田地見不得光,可敢幹這種事情的又豈是普通人?吃了這個啞巴虧,若是不報復回去,皇帝若是上癮了怎麽辦?
如果不發生意外的話,現在跳得最歡的八虎太監,接下來就要倒黴了。
大明已經不是從前的大明了,朱厚照再怎麽強勢,也改變不了文官集團壹家獨大的事實。
宦官最多只能制衡文官,不管皇帝給予多大的支持,他們終歸不能取代文官。
現在大家只是沒有適應皇帝的玩法。接下來等文武百官適應了這種節奏,皇帝想靠不要臉就占據上風,怕是不可能了。
除非他能夠將武將、勛貴給扶起來,否則這種局面根本就是無解。
可惜文官們不會給他機會。天下承平已久,沒有戰功傍身,又被文官把持住了糧餉,武將的腰桿如何能夠硬得起來?”
果然江湖中的大人物,就沒有簡單貨色。憑借這份見識,縱使進入朝堂壹樣能夠混得風生水起。
不過想想華山派現在所處的地位,李牧也就釋然了。小門派玩兒江湖規矩就夠了,大門派卻必須要考慮政治。
得益於少林寺那個好老師,現在武林中的幾家大派在考慮問題的時候,都不由自主的用上了政客思維。
原著中的沖虛和方正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僅僅只是靠幕後推手,就完成了各自的戰略布局。
不管怎麽說,武林衰敗都是不爭的事實。以往的正邪大戰主要是削減武林中人的數量,名門正派的損失相對有限。
這壹波不光中下層武林勢力損失慘重,名門正派也個個損失慘重。光目前可以確定的,就有不下十家壹流大派跌落門庭。
短暫的交流之後,也不問李牧這個當事人的意見,次日寧清羽就劍氣沖霄堂宣布了傳位的決定。
原本氣宗壹系還有不少人想要反對的,只是看著寧清羽蒼老的面容,所有人都不得不將反對的話咽了回去。
明眼人都知道,掌門這是命不久矣。現在進行傳位,主要是為了保證門派權力更替能夠順利進行。
沒有法子,最近這兩年江湖中的名醫都請遍了。道門中的醫道高手,幾乎都造訪過華山,最終大家得出了壹致決定——藥石難醫。
按照道門前輩的說法:退下來不理俗世,身無旁騖的全心潛修,以寧清羽的修為還可以撐幾年。
要是繼續在掌門位置上操勞,要是遇到點兒不順心的事,隨時都有可能氣急攻心、壹命嗚呼。
前面局勢危急,為了避免人心惶惶,寧清羽只能封鎖消息,強自支撐著。
現在局勢趨於穩定,繼承人也能夠撐住場子,寧清羽索性就不在隱瞞。
掃視了壹眼淚光閃爍的眾人,寧清羽欣慰的壹笑:“好了,妳們都是我華山派的頂梁柱,且勿做小女兒態,傳出去會讓人笑話的。
既然大家都沒有意見,那麽傳位大典,我看就定在下月十五,妳們負責籌備吧!這次由我做主,就不邀請各派觀禮了。
對了,在清羽退位之前,再宣布最後壹條決議:從今往後,華山派就再無劍氣兩宗了。誰若是敢再言劍氣兩宗者,壹律逐出門墻。
老祖宗若是怪罪,自有我下去親自和他們解釋。壹切的罪業,全部有我壹人承擔。
如果妳們還認我這個掌門,就老老實實聽著。要是覺得我不稱職,大可現在就把我拿下清理門戶。”
說完,也不理會眾人的反應,寧清羽轉身就離開了劍氣沖霄堂。
只留下劍氣兩宗面面相覷,任誰也沒有想到,爭來爭去的最終結果,居然是劍氣兩宗壹起給折騰沒了。
寧清羽的話實在是太重,直接將自己壓了上去。要麽遵從決定,要麽就拿下掌門清理門戶。
人都是有感情的,寧清羽這位掌門也算是為華山派鞠躬盡瘁,在眾人心中都有特殊的地位。
甭管現在心中的怒火再旺盛,讓他們對寧清羽出手,大家還是幹不出來。
事實上,就算他們想要搞事情也沒有機會。在眾人沒有反應過來之前,風清揚率先站了出來:“謹遵掌門之命!”
說完兩眼寒光的盯著眾人,看架勢仿佛是在警告眾人:誰敢冒頭,就要先拿下誰。
緊接著,又陸陸續續的有十余名長老表示接令。李牧也適時的帶著壹幫不字輩弟子出列,表示接令。
稍微有點兒頭腦的都知道,眼前這壹幕絕對是事先策劃好的。不等他們進行串聯,就被硬逼著表態。
服不服不重要,關鍵是現在掌門強令瓦解了劍氣兩宗,劍氣兩宗的領軍人物從大義上喪失了對兩派門派弟子的束縛。
眼前的這壹幕,就是劍氣兩宗分化的最好寫照。隨著站出來表態的人數不斷增加,剩下的人壓力也越來越大。
莫說是有這麽多支持者,就算是寧清羽孤身壹人站在這裏,他們也不敢動啊!
別看寧清羽說得輕松,直接拿下他清理門戶就是了。真要是動了手,那就改變不了犯上作亂的事實。
劍氣兩宗合夥作亂,拿下掌門?
想想就行了。如果他們都能夠合作到這壹步,華山派哪裏還有什麽劍氣之爭?
掙紮了壹下,嶽清林還是閉上了眼睛說道:“謹遵掌門之命!”
看得出來他的內心非常矛盾,壹方面是氣宗,壹方面是他最尊敬的師兄,這個選擇著實令他為難。
眼睜睜的看著小弟們壹個個的倒戈,自知無力回天,他也只能接受現實。
隨著嶽清林的話音落地,剩下的幾名氣宗長老紛紛嘆了壹口氣,硬著頭皮接受了這個結果。
僅剩的幾名劍宗長老,壹個個雙手顫抖的指著風清揚,看那表情就像是要吃人壹般。
很明顯,今天的這壹幕風清揚在其中扮演了關鍵角色。若非有他這個天下第壹高手的支持,寧清羽絕對不敢做出這樣的決定。
然而,面對問心無愧的劍聖,壹個個又不知道該說些什麽。
現在大勢已成,他們的意見已經不在重要。無論他們是否表態,今天之後劍氣兩宗都沒了。
劍宗壹脈的身份雖然重要,可是同華山弟子的身份相比,還是可以妥協的。
沒有劍宗的名頭,不等於斷絕劍宗的傳承。
武功該怎麽傳,還是怎麽傳。在師徒傳承體系下,從來都是自己的弟子自己負責。
某種意義上說,今天瓦解的劍氣兩宗,只能宗門的兩個大團夥,並不代表著兩種武學理念就消亡了。
事實上,各大門派幾乎都出現過武學理念之爭,但是因為武學理念分派系的,卻唯有華山壹派。
以少林寺為例,內部的武學理念怕是不下百余種,若是因為理念之爭就分派系,恐怕早就散夥了。
華山派也不例外,從武功秘籍上來看,就知道這裏面擁有多種武學理念。
比如說:追逐殺伐的奪命三仙劍、追求逍遙的希夷劍法、崇尚養吾浩然之氣的養吾劍法、強調速度變化的清風十三式……
甚至壹門武功,還有兩種真意的,比如說:混元功既在追求壹往無前的剛猛,又在追求延年益壽的養生。
看起來互相矛盾,實際上則不然。二者不可得兼,主要還是看修煉者自己的選擇。
同樣壹門武功,都可以練出兩種,甚至更多的結果出來。
武學理念實在是太廣闊了,對錯很難壹言而決。更多的還是要看是否適合,只有最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對視了壹會兒功夫後,只見幾名劍宗長老紛紛閉上了眼睛,以沈默來應對這個不忍直視的結果。
包括李牧在內的很多人都松了壹口氣。接受也好、默認也好,只要不為這個問題禍起蕭墻,都是壹個不錯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