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此路不通!給我轟!
紮紙匠:這是聊齋明末 by 這恒河貍
2023-11-11 20:48
當然了,失敗了也沒什麽大不了,頂多損失幾門紅夷大炮,對於現在的他來說,幾門紅夷大炮並不是什麽大損失,不說濟南府那邊,光東昌府這邊的火器制作工坊就有四五百個工匠。
經過半年的經驗積累,加上大部分工匠都是世代傳承的匠戶,現在每個月都能制造出四五門紅夷大炮,幾門紅夷大炮並不是什麽大損失。
不過王從義就算想要組織高手破壞紅夷大炮,肯定也會盡可能組織更多的高手,畢竟登上城墻是極為危險的事情,而且想要輕松登上城墻至少也要有二流武者的實力。
有這種實力的,到哪都是人上人,哪怕是不冒險,只是在縣城裏廝混,那也是壹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地主老財,而壹流武者更是在府城都能如魚得水,在軍隊中最少也是百戶、千戶起步。
而想要破壞紅夷大炮,自然不是三五人就可以的,至少要十幾二十位壹流武者才行,想要讓這麽多高手去冒生命危險,自然不是壹件容易的事情,所以王從義只有將整支大軍中的高手都調動起來,才能堵住所有人的嘴。
畢竟人的心態向來是不患寡而患不均,都是當官的,憑什麽他們要冒生命危險,其他人卻在後面看戲。
思索了半天後,蘇浩回過神來,詢問起了其它細節,又安排了趙小二和丁紫陌回濟南府,最後在東昌府住了下來。
……
時間壹天天過去,運河裏的淤泥越來越少,為了防止東昌府中的叛軍在最後關頭搗亂,王從義調集了上萬兵馬越過運河,在西岸築營守備。
四天後,在徒駭河與運河的交界處,王從義和楊國棟帶著兵馬出現在了這裏,此時河道中只剩下壹丈來寬的沙土堵著河水,河道中有上百個民夫正挖著剩下的最後壹點沙土。
嘩!嘩!
大量的河水沖刷掉了最後壹點沙土,如洪流滾滾南下。
“成功了!”
看著滾滾水流南下,王從義臉上露出了喜色,現在運河打通了,哪怕東昌府中那些叛軍有什麽陰謀都沒用了,因為想要重新將運河堵上,至少要上千民夫忙碌好幾天,他也不會傻傻地看著對方重新將運河堵上。
另壹邊,東昌府城墻上,蘇浩和唐祥金等人也看著河水裹挾泥沙滾滾南下。
……
很快,半個月的時間過去,運河上重新出現了船只,對於壹些膽子大的商人來說,只要有足夠的利益,任何危險都是可以無視的,如今京城的糧價已經達到了壹石壹兩五錢的高價,而湖廣的糧價壹石只要四五錢,從湖廣運壹船糧食到京城,至少有三四百兩的利潤,沒有任何商人可以拒絕這種利益。
東昌府,府衙。
“千戶,據探子回報,現在淮安府漕運衙門已經開始調動沿河衛所的官船,準備開始向京城運送第壹批漕糧,我們是不是要將這批漕糧截下。”
唐祥金拱手道:“據探子所探知的消息,這批漕糧動用三百艘中小船只,大概裝了十五萬石漕糧。”
十五萬石漕糧!
聽到唐祥金的話,蘇浩輕輕敲打著扶手,十五萬石漕糧並不算多,但現在京城那邊的缺糧情況日益嚴重,十五萬石漕糧已經能解壹時之渴了。
思索片刻後,蘇浩才問道:“現在江南那邊囤積了多少漕糧?”
“這壹個多月來,有大量的船只在淮安府停靠,據探子估計,應該有近兩百萬石漕糧囤積在江南了。”
唐祥金拱手回道。
“先別動手,讓這些船進京吧。”
想了壹下後,蘇浩搖了搖頭道:“大概這壹次對方也是在試探,要不然不會都是小船。”
雖然運河上的大船不多,但是在江南到濟寧州這段水流量大的河段,大船並不少,這次對方只動用小船,還只運了十五萬石漕糧,肯定也是壹種試探,這次成功通過的話,對方才可能派更多的船,運送更多的漕糧。
……
另壹邊,隨著運送漕糧的船隊離東昌府越來越近,王從義和楊國棟也緊張了起來,兩人派遣了大量兵馬堵在東昌府的東門和南門外。
看了壹眼運河裏緩緩前進的船隊,王從義又將目光轉向不遠處的東昌府城,神色凝重無比,對於這壹次的漕糧運輸,他是極為重視的,能不能挽回在朱由檢眼目中的印象,就看這壹次了。
別看現在朱由檢還沒將他擼掉,但那也只是因為蘇浩的造反讓朝廷那邊對於閹黨官員的忌憚程度大漲,朝堂那邊正在全力處理魏忠賢留下來的閹黨官員。
如今朝堂那邊的事情已經處理得差不多了,若是運河再出事,他也就可以回老家安享晚年了。
出乎王從義意料的是,直到運糧的船隊消失在視線中,東昌府中的叛軍都沒有任何動靜。
……
第壹批漕糧順利進京,王從義立馬傳令漕運總督繼續運送漕糧,京城那邊的缺糧情況還是很嚴重的。
京城之所以如此缺糧,除了蘇浩搶走的百萬石漕糧和運河被堵的原因之外,還有壹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京城那邊的權貴都在囤積糧食,哄擡糧價,據壹些小道消息,有人趁這次缺糧,半年不到就賺了四五十萬兩銀子。
……
時間壹點點過去,半個月的時間眨眼即逝,第二批漕糧從淮安府揚帆起航,這次的漕糧足有五十萬石,大大小小的船只足有七八百艘。
此時東昌府中,所有工匠都在緊鑼密鼓地檢查著所有紅夷大炮,因為要保密,全部鑄造出來的紅夷大炮都沒有經過試射,所以蘇浩下令讓鑄炮的工匠負責這次紅夷大炮的射擊。
只是對工匠們而言,這是壹件極其危險的事情,雖然火器已經發展了幾百年,但是炸膛這種事情是很常見的,更別提紅夷大炮這種新玩意是他們從未見過的,連鑄造都是第壹次,會不會炸膛完全看命。
不過蘇浩的命令也沒人敢拒絕,去開炮的話,那生死由天,如果不去,小命當場就沒了,況且蘇浩開出的賞賜也讓所有工匠無法拒絕,每開壹炮,賞銀壹兩,正中目標,壹炮十兩!
對於工匠們而言,這個價格已經夠讓他們賣命了,畢竟他們壹個月的月餉都不到壹兩,開壹炮就抵得上他們壹個多月的辛勞,若是命中目標,更是比他們沒日沒夜幹壹年都要多,炸不炸膛是未知的,但白花花的銀子就擺在眼前。
隨著漕糧船隊離東昌府越來越近,全部二十四門紅夷大炮也被推到了城墻上,只是沒有架上跺口,離城墻數百丈遠的朝廷大軍並沒有發現這些大家夥。
走上城墻,蘇浩遙望著運河對岸的巨大軍營,嘴角微微上揚,這次之後,朝廷應該不會有精力再來對付他了,京城那邊的亂子夠朱由檢頭疼的了。
收回了思緒後,蘇浩從袖子裏取出了十四個小紙人,正是他煉制的陣法紙人,立地無影之陣!
法力註入,其中八個紙人飛出,按照八卦的方位落下,然後消失在城墻的青磚上,緊接著剩下的六個紙人飛出,按照上下左右前後六個位置落下,五個融入了城墻裏,剩下的壹個則是融入了壹桿旗幡裏,最後蘇浩才來到陣法的正中間,雙手開始結著法印。
隨著蘇浩雙手不斷結出法印,壹道道法力打進了十四個紙人之中,很快,壹片片的法紋自紙人身上蔓延開來,並逐漸勾連了起來,最後光芒壹閃,長達百丈的城墻多了壹種虛幻的感覺,但隨即這種感覺又消失了,城墻再度恢復了往日的古老肅穆。
時間壹點點流逝,當太陽來到正中,此時正當夏天最熱的時候,熱辣的陽光讓所有士卒的身上汗水直流,這時候,在河道轉彎處,壹艘艘運送漕糧的船只露出身影。
看到船只,唐祥金壹揮手,所有工匠和炮手連忙將二十四門推到城墻的跺口上,並開始較準,紅夷大炮的炮彈是壹枚重達二十斤的大鐵球,可以想像這麽重的鐵球在火藥的作用下,以極快的速度轟中木船,其破壞力會是何等驚人。
沒過多久,二十四門紅夷大炮的炮口都瞄準了鐵塔寺碼頭,東昌府這壹段運河因為全是人工開鑿的,河道並不寬,只有十余丈,四十米左右的寬度,再加上鐵塔寺碼頭前面是壹個大彎道,船只在這裏必須減速緩行,是最適合的阻擊地點。
當然了,最主要的原因是紅夷大炮的精準度太差了,有效射程最遠也就五百丈,再遠就沒什麽準頭可言了,能射中什麽東西,只能看運氣,鐵塔寺碼頭這段是離城墻最近的,只有兩百丈左右的距離,在紅夷大炮的最佳射程範圍之內。
沒過多久,壹艘艘船只緩緩朝鐵塔寺碼頭靠近。
另壹邊,王從義和楊國棟兩人看著這壹幕,緊張的心情放松了不少,因為只要過了鐵塔寺碼頭,那船隊便遠離東昌府城了。
城墻上,看著減速的船只,唐祥金手壹揮:“給我轟!”